家辉培优
2022.11.18
0
The end is always good
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L同学,毕业于上海市实验学校,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高考分数为590分。
也是借着这次被邀请的机会,想和大家分享我在高中期间的一些见闻和经验。指导谈不上,也就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前车之鉴”,在后续的日子里少走一些弯路。
在高中阶段,很可能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却看不到成绩,感觉身边的同学都比自己厉害之类的。我觉得,首先要及时审视自己所认为的努力是不是自我感动型的,是真的学了很多知识点刷了很多题还是每天从早到晚坐在书桌前发呆走神。其次,就是心态。心态真的很重要,你的敌人一直都是你自己。
学科方面,我主要和大家聊一聊大三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英语方面,词汇量是底气,一定要多背。不光是单词,还有各种短语,固定搭配等等一些很地道的用法。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多积累,到了高三开始写作文就不会很茫然。
另外,题肯定也要多刷,但不是盲目刷,而是要具备反思总结改正的能力,做篇章时要明白文章的底层逻辑,写作脉络,让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清晰的展现在面前。
语文的话我自己的水平并不是特别出彩,但我之前和班上的语文大佬交流的时候,人家都给到我一个共性反馈——伴随思考的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
数学无非两个“多”——多做,多练。试想,如果绝大多数题型你都见过了,那上了考场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当然,考场上肯定不可能遇到一模一样的题,但是90%的考题都是能找到原型的,刷题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些原型,万变不离其宗。
关于学习习惯,我觉得我自己也没有特别好,这里就简单和大家分享两个点吧。
一是研读教科书与多多提问相结合。对于高中学科而言,优先搞清基础概念是开展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像小三门这样概念性内容比较多的研读个两三遍课本是基本操作。读的时候也不能过流水账,就像前面也提到过,不能盲目,有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就是制定良好的计划。这里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其实我制定计划并不是像常见的那样按照时间规划,我是通过规定任务量来进行规划的。这样做主要出于两点:
如果完成的快的话,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这样也能起到激励作用,较为有效的缓解了拖延症;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自己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填鸭太多的任务,避免陷入疲劳状态,消极怠工。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思路吧,同学们如果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多做尝试,最合适的方法都是试出来的。当然,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逃不开两个字,就是坚持。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一直在高强度学习或疯狂刷题的,我有比较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参加艺术节体育节,组织班级义卖等等。我觉得只要有良好的规划和清晰的目标实现脉络,也不太必须要在高一高二就把自己逼太紧——高三很可能就疲惫了。高一高二的重点还是在于注重积累和扎实基础。如果有条件做一些拓展学习或适当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加阅历,对未来综评的自我介绍也是一定的积累。当然,高三就心无旁骛全力冲刺。
关于学习上的分享就是这些了,最后想和大家说,永远不要怀疑努力的意义,努力了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送给大家我最喜欢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