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173135_60bde7777d944.jpg 20210607173145_60bde78143dcb.jpg
老师主页
他的在授课

精彩一课大纲

鉴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根据具体语言情境分析修辞手法的表现力

3.依据题干表述,准确判断题型及复杂考点的综合能力考查

老师三大特点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玲珑三尺多奇变,敢与鲲鹏揽碧霄。

undefined

文学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

undefined

强调“大语文传统”和“扎根文本的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

undefined

教育学专业背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彩一课

《高中语文学习漫谈》

新高考“3+3”政策改革后,学生在疲于小三门学习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大三门的重视,尤其体现在语文学科中。殊不知,语文学科的地位在这种改革中悄然发生了变化,她更大程度上地能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而另一方面,无论是综招政策改革还是从更为长远的人生发展,一定的人文素养与文化积淀都是关乎个体成功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为大三门的语文,我们都承认她很重要、很重要、太重要,可是可能也从没有哪一学科会像语文这样在教学、学习上遇到诸多的分歧与难免的尴尬:课内课文学习东拉西扯而不注重扎实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化过程性测评反馈与监督机制以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严重失衡……诸多语文教学现状使得高中生们缺乏方法指导、难以自主学习、在语文学习中难以获得自我效能感、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这本不应该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状态,“语文学习的外延必须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一个长期更偏重于应试研究和教学的语文工作者,我也仅能“管中窥豹”,谈一谈我认为的以“上海高考能力要求”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语文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同时高中语文学习也非常强调方法与技巧,我把之总结为“理性付出”+“系统化训练”。高考的语文能力要求主要分为“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接下来就这两部分分别谈一谈。

现代文阅读:所谓阅读,一定要强调阅读的本体性,“理性阅读”是第一位的,“做题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阅读可以有详略侧重,但是不仔细读文本甚至认为不读文本、跳读文本就可以做题的方法断不可取。如果认为应试语文就是讲讲题型、讲讲套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技巧,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在成绩的提高上收效甚微,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也绝无帮助。在教学中,我会非常注重对文体意识、行文章法、构思分析(整体阅读)和一些阅读技巧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因为理性阅读文本、理性分析文题表述不仅才是更符合现在上海高考的测评要求和理念,让学生自信满满地应考的有效方法,更是为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日后高校不同领域更为精钻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诗文教学是高中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中,两篇课外文言文共计30分,加上诗歌鉴赏达38分,可谓占据了阅读前卷的半壁江山。而近年来课外文言文的选文难度逐步增大、长度逐年增长,对学生的能力更是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如背英语词汇手册一般机械式的死记硬背300实词收效欠佳,另一方面,没有扎实的文言诗文积累,学生与文本的“隔阂”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所以在文言诗文教学中,我注重“整体理解”与“字词积累”并行提升,“整体理解”关注不仅要关注文体、文本本身,甚至要关注文学传统、创作情境;而对于字词积累,也需要真正有经验的教师结合史传类及其他文体类型的文学传统表达方式,精选高频实词,从文字训估的角度(字的起源、衍生、各义项之间的关联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网络)。

对于写作部分,材料作文非常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审题的准确性与全面性、针对具体材料的理性分析与思辨、在近千字的行文中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以及观点表达的思维过程的逻辑性等等。如果学生还在套范文、背材料,作文或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对于高考作文考查的方向性的把握、对规范准确审题能力的培养、对特定分析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的训练、对有层次的行文思路的梳理是我在现行高考作文教学中坚持的理念与方向。

免费获取初高衔接规划课

校区

浦东校区

普陀校区

杨浦校区

闵行校区

年级

高三

高二

高一

点击立即获取

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400-6699-726

微信咨询

20201201114302_5fc5bbc6847eb.jpg

TOP